首页 > 综合 > 快讯 >

热议:全国政协委员李孝轩: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 提升应急供应链预见力


(相关资料图)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7日讯(记者 杨秀峰)“供应链体系包含常态和应急两种情景模式。如何保障突发情景冲击下所需应急物资生产、供给和流通的顺畅,增强居民消费安全信心,释放消费潜力,就需要在精准识别供应链‘脆弱性’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政府主导、若干供应方、需求方、社会多方参与的韧性供应链体系,采取弹性措施、运用风险调度策略实现最优效果。”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云南省委会副主委、云南工商学院执行校长李孝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云南省委会副主委、云南工商学院执行校长李孝轩(受访者供图)

李孝轩委员表示,供应链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多主体、多目标、多要素相互交织影响,面对突发事件情景的冲击,以市场生产要素为主的、单一结构的传统供应链是很难敏捷反应和快速修复的。

为此,李孝轩委员提出如下建议:

将“韧性”纳入顶层设计,提升应急供应链的引导力:一要制定和实施国家供应链安全计划,完善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提升供应链风险预警防控能力;二要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引导细分领域的应急物资供应链的企业加速发展,引导和规范供应链体系的韧性建设。

强化市场多主体通力协作,提升应急供应链的能动力。一要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融合到应急供应链各环节,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让供应链成为政府应急体系中的强有力支撑;二要供应链主体要总结和提炼以往协作配合的经验,固化成链条,打通跨地域、跨组织、跨部门协同堵点,形成相互支撑的供应链体系。

推动常态和非常态管理相结合,提升应急供应链的协同力。供应链体系包含常态和应急两种情景模式。政府要出台精准支持政策,优化供应链发展环境,打造一套全攻全守的韧性供应链治理模式:“攻”即当事中和事后风险发生时,建立多样化的供应商系统、运输系统和可靠的信息系统、环境管理系统,敏捷响应、协同作战和快速恢复。“守”就是在事前做好整个供应链风险管理的规划,建立赋能型的风险管理组织,打造常态化的韧性管理流程,做好“关键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估、韧性策略选择、韧性计划制定、培训与演练、监测、修复与持续改进”。

把握数字化发展战略机遇,提升应急供应链的预见力。数字化发展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加速器”,是抢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战略机遇的重要实践。政府应聚焦产业转型、质量升级和服务供给等方面的核心需求,一要积极引导构建供应链主体从供应链到物流的数字化全景图,不断提升端到端的数字化供应链运营能力。二要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开展强链延链补链工程,进一步落实和细化龙头企业牵头带动供应链稳定的金融支持政策,推动更多的数字化转型领域国家标准的制定,不断完善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整体解决方案等。

责任编辑:Rex_07

关键词:
推荐阅读

韩剧白色圣诞节

· 2023-03-07 12:21:24

家电市场复苏从哪开始?

· 2023-03-07 11:35:15

每日热闻!金格尔

· 2023-03-07 09:05:33